多家银行抢着“送钱”,不良贷款攀升需提防
许多银行新推出的个人贷款利率甚至低于抵押贷款利率,而行业数据显示,个人信贷业务的逾期率显著增加。如何在扩大业务规模和可能的个人不良贷款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监管机构开始探索银行个人不良贷款的转移
我过去是一个月欠一个家庭(记者注:我把所有的钱都花在月底,透支消费),但现在我是一个守财奴。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王宇(化名)最近发现,市场上的许多金融机构开始追逐她发送便宜的钱(贷款),有些甚至低于抵押贷款利率。但目前,除了偿还抵押贷款外,王宇没有其他大消费需求。她一个接一个地拒绝了热情的捐款机构。
不仅王宇,许多消费者报告说,他们最近收到了银行和其他机构的电话或营销信息,主要是询问他们是否需要贷款,告知当前的贷款优惠,并邀请他们处理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
与上述热情的贷款机构争夺个人信贷消费市场不同,一些银行业务员表示,他们已经按下了个人消费贷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等业务的放缓键。疫情影响下资产质量的隐忧,让这些业务员陷入了两难。
如何在扩大业务规模和可能的个人不良贷款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可行的解决方案可能会出现。
近日,据财联报道,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向部分机构发布了《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和《银行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开展单户不良贷款和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AMC(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向《财经》记者确认已收到通知。
毫无疑问,草案将扩大银行处置个人贷款不良资产的渠道。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许多业内人士坦言,从银行的角度来看,扩大不良资产的处置范围是一件好事,但对于不良资产的承担者来说,这是一件好事AMC而且,实际落地可能并不容易。
抢购放缓背后:个人贷款资产质量压力
《财经》记者指出,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一些银行为了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对相关业务的影响,促进用户消费,开始降低个人信用贷款利率和信用卡分期付款利率。
央行数据显示,从更多反映消费意愿的居民短期贷款来看,1-4月居民短期贷款仅增加1771亿元,同比增长3614亿元。5月居民短期贷款逐步恢复,当月增加2381亿元,同比增加433亿元。
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但预期的报复性消费却没有如期到来,一些银行开始加码。
例如,工行最近通知部分用户,个人信用贷款已经下调(e借款)年利率为4.35%;e调整分期付款年利率,最低3%。招商银行网贷产品(闪电贷款)向部分用户提供年利率3.78预约券%;交通银行信用卡分期付款也推出限时3.1优惠活动等。
不过,在一些银行争夺个人信用消费市场的同时,也有银行按下放缓键。
某股份制银行个贷业务员向《财经》记者透露,疫情发生以来,银行个人贷款逾期现象较为突出。除了个人商业贷款,还在不断扩大。虽然正常程序仍可以申请个人消费贷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等业务,但将采取大幅降低通过率或延迟审批等措施。销售人员基本上不会主动获得这些业务的客户,主要考虑到疫情的影响,后续用户还款能力下降,风险无法控制。
目前,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来抢占个人信贷消费市场的银行也将风险放在首位。仔细看看优惠活动的规则,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设定了一定的门槛,主要是针对高质量的客户。一家大型国有银行的高管不讳。
例如,《财经》记者注意到,可以享受招商银行闪电贷年利率3.78%优惠用户需要是上月日均资产或上月日均资产5万(含)-500金卡金向日葵用户之间万(不含)(剔股票市值);而且客户需要同时满足额度规则等。
值得注意的是,从多家银行披露的2022年年报来看,部分银行个人贷款资产质量已经受到压力。
据Wind统计的10家A2022年和2022年,上市银行个人不良贷款余额构成。截至2022年12月31日,8家银行个人住房不良贷款余额同比增长,增长排名前三的是郑州银行(股票代码002936.SZ,128.27%),青岛银行(股票代码)002948.SZ,69.75%),邮储银行(股票代码)601658.SH,28.42%)。

资料来源:《财经》记者根据Wind制表统计整理:
7在披露个人消费不良贷款余额的银行中,6家银行的相应数据同比增长,前三名是成都银行(股票代码)601229.SH,143.71%),青岛银行(55.06%),农业银行(股票代码)601288.SH,36.83%)。

资料来源:《财经》记者根据Wind制表统计整理:
7在披露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的银行中,相应数据同比增长,成都银行排名前三(168.77%),郑州银行(150.96%)和招商银行(股票代码)600036.SH,41.32%)。

资料来源:《财经》记者根据Wind制表统计整理:
与此同时,疫情对银行业的影响逐渐显现。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数据,2022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61万亿元,比上季末增加1986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1与上季末相比,0.05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疫情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在今年第一季度报告中没有明显体现,风险敞口预计将在今年第二季度或第三季度出现。
610月19日,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在提及第一季度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原因时也指出,银行按权责发生制计算利息收入,实施临时延期付息的贷款利息仍计入当期收入,但这部分贷款风险暴露未反映在利润中,风险可能在今年或明年加速暴露,存在时间滞后。
事实上,目前的数据支持了个人贷款的资产质量,尤其是信用卡贷款的下行压力。
今年4月,天丰证券廖志明团队发文指出,商业银行发行的消费金融ABS(资产支持证券),截至今年3月底,逾期1-30就日占比而言,住房抵押贷款ABS、信用卡分期ABS分别环比增长94bp(1bp即0.01%)、81bp;就整体逾期率而言,环比上升122bp、307bp。
疫情期间,信用卡分期付款ABS产品逾期1-30与今年1月底相比,天数平均上升75bp,与2022年12月底相比81bp;整体逾期率从2022年底开始3.28今年3月增加%6.35%;累计违约率较2022年底增加1.1个百分点。
其中,存量信用卡分期付款ABS绝大多数产品都是招商银行发行的,年2、3月份统计得到招商银行信用卡分期付款ABS逾期指数大幅上升,逾期指数大幅上升,逾期指数大幅上升1-30与1月份相比,平均每日比例上升80bp,较2022年12月上升88bp。
虽然招商银行的资产质量在短期内面临压力,但与其他银行相比,招商银行的零售客户质量更好。经济下行时,资质较差的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恶化较为明显,其他银行资产质量受疫情影响较大。廖志明的团队分析说。
一些银行销售人员陷入了困境。上述股份制银行个人贷款销售人员承认,一方面,他们希望增加业务展示,完成业绩指标,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他们担心风险无法控制。如果他们不好怎么办?
探路个人不良贷款转让
许多业内人士经常提到如何在扩大业务规模和可能的个人不良贷款风险之间找到平衡。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已经开始探索银行个人不良贷款的转移。
此前,6月4日,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言人表示,监管部门将疏通不良资产核销、批量转让和债务偿还资产处置等政策堵塞点,并指导银行以各种方式增加不良处置。
随后,据金融协会报道,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最近向部分机构发布了关于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通知(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和银行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实施计划,明确将是单户企业不良贷款和批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
根据草案,参与试点项目的个人贷款包括:个人消费贷款、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信用卡透支和个人商业贷款。试点银行包括6家银行和12家股份制银行,试点机构包括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合格的当地资产管理公司和5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MC(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向《财经》记者确认已收到通知。
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被视为意见稿的一大亮点。此前,根据财政部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年发布的《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2012〕6号)规定不良资产(包括购房贷款、购车贷款、教育助学贷款、信用卡透支、其他以个人为主体的消费贷款等。)不得批量转让。
基于此,持牌金融机构通常采取三种方式来解决个人不良贷款:贷款结算、不良资产核销和不良资产发行ABS,但是这三种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现实问题。
贷款结算主要是指持牌金融机构的内部收款人向违约客户收款。金融监督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杨进写道,个人贷款金额小,数量大,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收集存在各种实际困难,依靠机构自身的能力收集,压力很大。银行和外包收款机构的从业人员告诉《财经》,大多数银行会选择将收款工作移交给外包收款机构。然而,近年来,一些外包收款机构出现了暴力收款等违法行为,收款行业缺乏明确的规范。外包收款机构的地位令人尴尬,收款方式即电话和诉讼,无其他,收款效果有限。
不良资产核销主要是指在机构确认无法收回贷款的情况下,抵销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或直接调整损益,并将资产减至资产负债表之外。杨进表示,不良资产的核销必须遵循严格的认定条件,严格执行法律程序,并在满足贷款减值准备指标的前提下进行。个人贷款不良资产的核销资源有限。
发行不良资产ABS它是一种标准化证券,将不良资产重组,使其现金流相对稳定,然后改善信贷,最后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交易。目前,中国有4000多家大小银行,但有资格发行不良资产ABS银行数量相当有限。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草案将扩大银行处置个人贷款不良资产的渠道。从银行的角度来看,扩大不良资产的处置范围是一件好事,但对于不良资产的承担者来说,这是一件好事AMC而且,实际落地可能并不容易。
某地方AMC业务人员对《财经》记者坦言:我们对个人贷款这类不良资产,收购意愿不高。
指出了两个实际难点:首先是人员配置不足。个人贷款不良资产数量大,标的资产复杂,处置工作量大,但各地都有AMC人员一般不多。我们前台、中台、后台加起来只有100人,与传统业务所需的人力相比,这个工作量太大。
以起诉和追索权为例,北京中文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李斌告诉《财经》,每个自然人的不良债权都是一种独立的金融贷款合同,属于几种具有相同法律关系的同类债权,需要单独起诉,工作量很大。如果法院根据管辖权协议或法律规定接受同一法院,一些法院可能会限制原告同时起诉的案件数量,但这不是基于法律规定。
二是收益难以保证。据了解,一般来说,有抵押的不良贷款(如住房抵押贷款)相对容易处理。银行本身可以很容易地处理它,其余资质较差的不良贷款将被打包和转让银行内部资产定价相对保守,资产组合的价格不会太低。如果我们花钱去拿,然后花人力去处理,很难保证最终的收入。以上地方AMC业务人员说。
与银行相比,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接受《财经》采访时直言,AMC没有太多优势。银行零售部门可能有几万人,但几万人无法收回贷款,这让AMC几十人去清收有点不现实。
对于《意见稿》的落地问题,曾刚认为,个人贷款转让的一些限制可以考虑放开,允许AMC在处置不良资产的二级市场,将资产包转让给一些具有专业能力的非持牌机构,如一些专业催收机构。同时,通过行业准入等方式规范资产包处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合规问题。
此外,个人贷款不良资产的证券化可能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建议适当允许AMC购买资产包后,进行结构化处理,然后进一步转让。曾刚认为,银行已经向银行求助AMC转让资产包属于一级市场交易,AMC二级市场交易进一步转让。二级市场运作空间扩大,交易活跃,AMC在一级市场买入的意愿自然会增加。
前述地方AMC业务人员提出了更现实的问题。,资金是当前AMC,尤其民营AMC,接管个人贷款不良资产的一大难点,希望监管部门能够出台一些政策来支持融资。
(财经五月花新媒体编辑周斌也为本文做出了贡献)
容易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