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低至3.85%,最长可贷10年”,是否将自己的房贷置换成抵押贷?
今年,许多银行为个体工商户推出了低息抵押贷款产品,利率低至个体工商户3.85%、最长可贷10年等宣传标语出现在各大银行App还有宣传海报。于是,一些用户开始考虑:你能把你的抵押贷款换成低利率的抵押贷款吗?
条件
要求比抵押贷款更严格,名下必须有营业执照
虽然抵押贷款和抵押贷款是银行使用的贷款方式,但申请抵押贷款的要求比申请抵押贷款的要求更严格。
办理抵押贷款,首先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持有房产证,即房屋已全额支付,不欠任何抵押贷款;二是贷款人名下需要营业执照,这也是大多数人最容易被卡住的一点。因为银行推出低利率抵押贷款是国家补贴,以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其次,大多数银行对营业执照的持有时间有要求。例如,交通银行的要求是营业执照需要办理两年以上,工商银行的要求是满一年,银行会在这些信息贷款之前进行核实。
此外,中国银行的信贷人员告诉记者,商业机构必须支付社会保障,否则就不会批准资金。贷款出借后,银行总部的人打电话调查贷款用途。一旦发现贷款用于非经营性支出,贷款将立即收回。
除了目的审查外,还有对借款人个人信用调查的审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借款人有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的历史,80%的银行将不再向他贷款。工行信贷人员告诉记者。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许多贷款中介公司,帮助用户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并收取中介费。关于上述条件,贷款中介告诉记者,可以沟通。例如,没有营业执照,或信用调查不够,贷款中介声称可以解决。在这方面,银行贷款人员回应说,靠的。
为了确保贷款能够安全收回,银行抵制贷款中介机构。一旦发现用户使用贷款中介机构,不仅取消贷款,而且纳入信用调查,甚至处理业务的信贷人员也将受到银行的处罚。因此,贷款中介机构保证的可沟通并不可信。
利率
只有少数优质用户才能达到最低利率
许多银行都发行了抵押贷款3.85%的口号,以100万元贷款为例,今年的抵押贷款利息可以比2022年节省1.5万元左右。通过实地走访几家银行营业网点,记者了解到年化利率低至3.85%的贷款确实存在,但利率因人而异。
交通银行信贷经理告诉记者:一般用户贷款利率超过4点,只有少数特别高质量的用户才能达到最低利率3.85%。但工行表示,只要各方面条件都能达标,普通用户也可以从工行借到工行3.85%的低息贷款,仅限一年。
此外,其他几家银行工作人员表示,今年的低息抵押贷款由国家补贴,第二年可能不会有这一政策。
贷款中介告诉记者,他们可以得到它3.2%甚至3.1%的低利率,并承诺这个利率最长不会改变到20年。工行信贷人员表示,这是不可能的。目前市场上没有比例3.85%利率较低。
有些银行会通过官方渠道做10年的最高贷款广告。和利率方面的情况一样,很少有用户能达到最高年限。出于收款风险,一般银行不会借这么长时间。交通银行表示,通常办理5年期,每年返还一次本金(全额返还贷款),第二年续签。
即使签约期限为5年,每年续约时也不会立即批准。在交通银行,每次还本后至少要等33个工作日才能再次批准。在一些银行,时间是一周,这就要求用户有足够的资金周转。
链接
银行信贷人员建议直接办理房贷
如果手头有现金,全款买房后办理抵押贷款,直接办理房贷之间选择一个,多家银行信贷人员建议选择办理房贷。
中国银行信贷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抵押贷款是目前市场上最具成本效益的贷款,全额偿还抵押贷款不值得抵押贷款。一方面,抵押贷款的贷款期限通常相对较长;另一方面,抵押贷款是最常规的贷款,过程简单,运行速度快。抵押贷款很麻烦,通常需要2到3个月才能获得批准。此外,一些银行有要求,产权证书不能在3个月内抵押。
一般来说,银行可以批准的贷款是房地产估价的60%到70%,有些贷款产品只有50%。例如,中国银行贷款人员介绍:如果用户手中有100万元,他们应该在办理抵押贷款和全额购房后选择抵押贷款。如果首付按30%计算,需要办理70万元的抵押贷款。一般来说,它可以贷款30年。目前,商业贷款利率为5.63%。如果选择全款买房办理抵押贷款,最高可以贷款70%,也就是70万元。抵押贷款最终批准的利率一般在4:00以上。与抵押贷款相比,每年可以节省1万元左右,但也可以扣除1%-2%的中介费和其他手续费。其实省下来的不多,但是办理过程很麻烦。
综合各方建议,综上所述,用低息按揭优化贷款,真正适用的人主要有两类,都是用按揭换按揭的用户。
第一种情况是,抵押贷款以相对较高的利率处理,现在利率较低,可以偿还前一笔抵押贷款(抵押贷款支持),然后重新处理房地产抵押贷款。
第二种情况是,由于房地产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上一笔抵押贷款的房地产估值低于当前估值。为了贷款更多的金额,你也可以选择在还清后申请新的抵押贷款,这样你就可以有更多的现金。
对于手头只有一套按揭房,没有营业执照的用户来说,通过低息按揭优化贷款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存在诸多违规风险,扣除各种中介费用后也不多。最重要的是,今年的低息贷款得益于政策福利,但明年可能不会有这样的低息。对于用户来说,风险太大了。
潇湘晨报记者苏霜晴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
个人大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