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银行一季报拉开帷幕:净利增速保持高位
A股上市银行2021年度报告尚未披露,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已开始。4月26日,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已有9家银行披露了2022年第一季度的业绩,从数据来看,9家银行A股票上市银行今年第一季度表现良好,收入净利润呈正增长,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超过10%。然而,在业绩稳步增长的同时,部分银行净息差指的压力趋势仍在继续。同时,受资本市场影响,不少银行财富管理等中间业务收入也有所下降。结合国内市场经济形势,分析人士预计,随后的银行经营状况有望保持稳定,但整体净息差仍有小幅下降空间。
9家银行归母净利均超过10%
在南京银行率先披露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后,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常熟农村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浙江商业银行、杭州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苏州银行第一季度报告成绩单也相继出现。4月26日,《北京商业日报》记者发现,总体来看,2022年第一季度,9家银行业绩保持较高增长率,不仅收入保持正增长,9家银行净利润也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具体来说,2022年1月至3月,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分别实现营收919.9亿元、462.07亿元,同比增长8.54%、10.6%;浙商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的收入也分别超过100亿元,分别是153.91亿元、152.63亿元和122.77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8.37%、15.4%和20.39%;杭州银行、苏州银行、常熟农商银行、张家港农商银行分别实现收入87.69亿元、30.01亿元、21.28亿元和11.99亿元,同比上涨15.73%、5.01%、19.34%和11.8%。
除了良好的收入表现外,9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增是亮眼。2022年一季度,杭州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长31.39%至33.091亿元;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苏州银行、常熟农村商业银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的增长率也超过20%。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期内,上述6家银行分别实现了净利润128.5亿元、57.2亿元、50.15亿元、10.73亿元、6.59亿元和4.33亿元,同比增长26.8%、20.8%、22.33%、20.56%、23.38%和29.74%;招商银行和浙商银行归母净利润也分别上升12.52%、11.84%至360.22亿元、51.18亿元。
谈到9家银行业绩良好的原因,光大银行金融市场分析师周茂华认为,主要原因是国内宏观经济保持复苏,企业整体经营状况改善,银行经营受益,也反映了9家银行的经营能力。从趋势来看,虽然国内经济短期波动,但整体经营范围合理,预计后续银行经营状况保持稳定。
根据第一季度预约披露时间,4月底将披露42家上市银行的第一季度报告。根据现有趋势,尚未披露第一季度报告的银行业绩将如何?从披露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的上市银行来看,9家银行收入和净利润实现正增长的原因与信贷供应的增加有关。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认为,预计未披露的上市银行业绩将普遍改善,但分化将继续,大型银行的优势将更加反映,中小型银行基于区域和各自优势业务发挥主观主动性。
净息差继续收窄,部分中间收入下降
2022年第一季度,虽然9家银行的业绩和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增长,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金融利润的背景下,部分银行净息差仍在收窄。《北京商业日报》记者发现,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末,南京银行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的净息差较去年年底分别下降0.05、0.2苏州银行净利息收益率也较去年年底有所下降0.14个百分点。
股份制银行也不例外,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招商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同比收窄0.01个百分点至2.51%在这方面,银行在第一季度报告中提到,利差的小幅下降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市场利率下降的累积影响,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但银行继续提高客户存款占计息负债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的影响。从数据来看,招商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0.04个百分点。
周茂华认为,部分银行净息差收窄与近年来银行利润实体经济有关,从趋势来看,为了应对短期经济困难,国内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利润实体经济,但央行保持合理充足的流动性,积极采取措施帮助银行稳定债务,预计后续净息差仍将下降,但范围有限。
受一季度股市波动影响,多家银行财富管理等中间收入也有所下降。 20222001年第一季度,平安银行实现了财富管理费收入(不含代理个人贵金属业务)22.44 亿元,同比下降6.8%。平安银行在年报中解释说,主动降低非标产品规模和证券市场波动导致的非标产品基金销量下降。2022年,招商银行受资本市场低迷影响,招商银行1-3每月实现财富管理费和佣金收入104.29亿元,同比减少11.11%1-3每月,常熟农村商业银行的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为4872万元,同比下降62.52%,对于下降原因,银行表示,主要受到影响理财影响业务管理费收入确认频率等因素。
在廖鹤凯看来,部分银行财富管理等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大幅下降,可能与资本市场表现不佳、减费利润中金融服务收费大幅下降有关。预计后续银行收入将触底回升。
不良率稳中有降,拨备保持高位
风险防控是金融业不可分割的话题。《北京商业日报》记者发现,2021年多家银行资产质量有所提高,2022年第一季度稳步改善。在不良情况下贷款在率方面,平安银行、浙商银行、宁波银行、常熟农村商业银行与去年年底持平,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苏州银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较去年年底分别减少0.03个、0.01个、0.04个、0.12个和0.01个百分点。
也有银行高管对未来资产质量走势做出了判断。在4月25日招商银行举行的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交流会上,该行副行长朱江涛透露,招商银行2022年全年资产质量面临压力但可控。受疫情和诸多外部不确定因素影响,该行全年整体资产质量面临一定压力。但从前四个月的运营情况来看,整体风险在年初预测范围内,因此整体资产质量可控。廖鹤凯认为,9家银行的资产质量表现良好,也是表现良好的基础。随后的银行资产质量也将呈现差异化趋势,中大银行的资产质量更加乐观。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针对当前形势变化,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率,及时使用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特别是受疫情严重影响的行业、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合理盈利实体经济,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2022年一季度,现有银行拨备指标有所下降。截至2022年3月底,招商银行拨备覆盖率为462.68%,低于去年年底21.19个百分点;宁波银行拨备覆盖率略有下降0.74个百分点至524.78%,其余7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均高于去年年底,部分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有所下降,不排除银行主动适度降低拨备覆盖率,释放信贷能力。周茂华认为,从目前的数据来看,9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指标仍处于较高水平,不良率处于较低水平,整体资产质量良好,主要与国内宏观经济扩张、金融机构加强不良资产处置等因素有关,但需要关注不良贷款的绝对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