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贷款少还59万利息?贷款中介兜售的经营贷置换房贷靠谱吗?
随着银根放松、利率下降、商业贷款和消费贷款等品种的增加,许多品种的发放,贷款中介再次活跃起来,向购房者推出了以贷换贷的业务。4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部分记者发现,贷款公司声称可以帮助客户最低年利率3.4经营贷款占年利率的5%以上房贷更换,很容易节省数十万元的利息,然而,北京商业日报记者调查发现,贷款中介收高,整体服务费约为贷款金额1.6%-4%左右,不包括一些隐形费用。更重要的是,无论是首付贷款还是这种替代商业贷款的方式,都在变相避免国家对信贷政策的监管,一旦发现就会被发现银行要求提前偿还贷款,用户盲目轻信可能得不偿失。
中介猛推经营贷款置换房贷
打开你的抵押贷款银行App,看看你的抵押贷款利率是多少?只要条件满足,你就可以考虑改变贷款,帮助你节省利息。《北京商业日报》记者注意到,最近,许多贷款机构开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不断推荐贷款贷款业务,以吸引用户的注意。
经营贷款已存在多年,主要是银行为中小企业主或个体工商户推出的融资产品,借款人们可以通过房地产抵押贷款和其他担保方式从银行借款,以振兴个人企业资金。那么什么是贷款贷款呢?《北京商业日报》记者发现,贷款贷款是贷款公司包装后的最低年利率3.4%的经营贷款与年利率超过5%的抵押贷款进行置换。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许多贷款中介公布了住房抵押贷款与商业贷款数据的比较。根据贷款中介提供的信息,以贷款金额100万元、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为例,住房抵押贷款期限为30年,年利率为5.88%,月还款额约5919元,总支付利息约5919元113.07万元左右,还款总额约为,213.07万元。贷后还款期限变为20年,年利率为4.6%,月还款金额为6380.6元,总支付利息为53.13万元,总还款额为153.13万元。这样你就可以少还10年贷款,少还利息59.94一万元。贷款中介说。在调查过程中,一些贷款中介还向购房者推出了更低利率的替代产品。我们可以最低限度地运营贷款3.4%的年利率比抵押贷款利率要合适得多。另一位贷款中介说。然而,在实际情况下,试图以贷换贷的用户往往是抵押贷款存量用户,实际利息差额并不像中介声称的那么诱人,贷款期限的缩短也会导致月供的增加,增加用户的还款压力。
然而,在中介机构的倡导下,贷款还款的方式仍然感动了许多买家。许多贷款中介机构告诉《北京商业日报》,贷款贷款业务现在非常热门,有很多客户咨询。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梁楠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经营贷款利率低于抵押贷款利率。这种明显的倒挂形势产生了一定的套利空间,诱发了经营贷款的违规行为;银行对经营贷款的审计不足,导致这种违规行为利用了漏洞;中介在这个过程中有相当大的收入。
隐性收费套路
由于商业贷款需要通过抵押贷款从银行借款,资金也需要用于生产经营,申请人需要满足相应的审计要求,那么贷款中介如何包装,使用户符合申请标准呢?
《北京商业日报》记者进一步调查了解到,贷款中介的包装方式相似,如果有正常公司,贷款中介将根据公司业务资格和个人情况制定业务贷款置换计划;如果买方没有自己的公司,贷款中介将转让给买方,伪造业务流程,让客户转变经营者,然后更换产品。
经营贷款的还款方式也有很多选择。一位贷款中介提到,目前名下有正常运营流程的客户可以申请20年期还款的产品,中间不用还本金。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和房贷的还款方式一样,其他类型的客户只能做10年期贷款。
另一位贷款经纪人说:我们将根据不同的购房者资格推荐不同的产品,包括3年、5年、10年和20年。有些商业贷款需要中途归还本金,有些则不需要归还本金。银行将检查中途未归还本金的购房者的资金使用情况,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贷后管理。只要买方中途不逾期,基本上就没有问题。
在更换过程中,贷款中介收取的费用也很高,许多贷款中介告诉北京商业日报记者,整体服务费约为贷款金额1.6%-4%左右,也就是说,如果办理100万元经营贷款,需要向贷款中介支付1.6万-4服务费1万元,不包括一些看不见的费用。如果买家的信用调查、抵押品有问题,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收费。许多贷款中介提醒。
除了一些看不见的费用,北京商业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如果买方有第一套住房贷款尚未偿还,贷款中介还将提供预付款操作计划,如客户名下房地产仍有50万元贷款未偿还,贷款中介可以先向买方支付50万元贷款,然后等待买方经营贷款,然后将费用返还给贷款中介。预付款费用10-15每天收取一个周期,比如50万元贷款,一个周期需要3500元预付款。经营贷款审批时间达到一个月的,贷款中介将从中获利7000元。
当《北京商业日报》记者明确提到使用商业贷款替代抵押贷款可能被银行发现时,许多贷款机构表示,只要资金不直接流入房地产市场,就可以避免这些风险,具体操作可以通过提现和公共账户解决。
将本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推向房地产市场,变相增加了房地产行业的风险。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主任严跃进表示,经营贷款置换抵押贷款表明,当前市场混乱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贷款中介为经营贷款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包装,贷款中介收大量中介服务费。
梁楠认为,非法经营贷款流入房地产市场也会对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产生负面影响,削弱房地产市场政策的监管,产生更多的投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推高房价,导致合理的住房需求得不到保障。
不要盲目听信
分析人士表示,根据银行规定,经营贷款只能用于企业经营,居民将资金流入股市、房地产市场违法,经营贷款和抵押贷款最长期限不同,贷款金额相同,月供金额越短,加剧用户还款压力,盲目听信贷款中介欺骗可能超过损失。
梁楠表示,经营贷款还款期限短,还款压力相对较大;第三,更换过程中会夹杂其他成本,最终整体成本可能高于抵押贷款成本。
在业务贷款进入房地产市场的背景下,相关的验证手段也在不断升级。除通过窗口指导、监管提示访谈等方式部署银行机构进行快速自查,全面调查相关情况外,监管机构还要求银行严格规范与中介机构的业务合作,及时堵塞业务管理漏洞,完善产品和服务流程,认真负责;严格实施贷前调查,加强客户资格和信用状况审查,关注客户获得商业贷款借款人资格的时间,认真发放个人商业贷款,只申请企业实际控制人。
易观分析金融业高级分析师王细梅在接受《北京商业日报》采访时表示,商业银行需要严格执行贷前调查,加强贷款使用管理,多维度验证借款人资格,对近期购房客户发放商业贷款进行更加谨慎细致的调查;严格执行委托支付的有关规定,确保贷款资金流动合规;贷后管理应加强对申请商业贷款的企业的监控,监控其正常经营和纳税。
在高压下,银行也加强了检查,北京商业日报记者获悉,北京部分商业银行已按照个人贷款提前到期通知回收非法流向房地产市场的信贷资金,要求客户提前返还。
接下来,银行应进一步加强商业贷款借款人资格审计,如银行流量和收入证明是否真实,同时提高贷款资金流量的渗透性,确保资金流入正式用途,加强监督,特别是对违规行为,一旦发现不容忍。梁楠说。
黑名单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