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可转债“蓄势待发”,转股率低迷尴尬能否化解?
上市银行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热情并未降低。5月12日,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厦门银行、瑞丰农村商业银行、齐鲁银行、常熟农村商业银行披露了可转换债券发行的相关公告。四家银行共计发行规模240亿元。此外,成都银行和重庆银行的可转换债券已经上市,与去年同期相比,又迎来了一波发行浪潮。目前,大多数银行发行可转换债券主要是为了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可转换债券的可转换股权比例仍然较低。对此,分析师指出,银行只有在可转换债券需要转换为股权后,才能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从目前国内股市的稳定和回暖来看,不排除未来一些投资者会选择转换股权。此外,可转换债券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在信贷宽松、银行增加不良风险资产处置的背景下,未来部分银行将继续青睐这种补血方式。
厦门银行拟发行可转债
另一家银行计划发行可转换债券。5月11日晚,厦门银行宣布计划公开发行A股票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可转换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支持本行未来业务发展。可转换债券持有人转换股份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补充本行核心一级资本。
根据厦门银行2021年年报,虽然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上升至16.4%,但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有所下降,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两项指标分别为11.77%和10.47%,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0%.2个百分点和0.87个百分点。直到2022年3月底,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进一步下降至11.42%、10.19%。
针对可转债发行原因及资金补充计划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联系采访了厦门银行相关部门,但截至发布时尚未收到回复。
在谈到厦门银行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原因时,光大银行金融市场析师周茂华认为,一方面,银行核心一级资本下降;另一方面,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成本较低,发行审计流程相对简单,期限相对灵活。与增发相比,银行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股权稀释程度较低。
据官网显示,厦门银行成立于1996年,2020年10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是福建省首家上市公司城商行。上市后不久,厦门银行股价一度飙升至15.17元/股,但从此一路震荡下行,2022年3月16日跌至历史低谷5.81元/股。
因A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60%净资产.78元,3月23日,厦门银行发布《关于触发股价稳定措施启动条件的提示性公告》,一周后,包括股东、现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内的股价稳定方案发布。然而,这一措施并没有阻止银行股价的下跌趋势。截至5月12日收盘,银行股价已跌至5点.78元/股。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所所长王红英表示,厦门银行后续发行的可转换债券能否实现转换股份,从而达到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效果。目前,厦门银行的正股价格相对较低。考虑到中国经济中长期基本面的稳定和良好趋势,预计未来股价将回升,预计未来将发生一些股权转换,投资者可以获得更高股价上涨带来的收益。
许多中小银行在路上发行可转债
可转换债券是债券持有人可以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为公司普通股的债券。它有两个属性:股票和债券。如果债券持有人对债券发行公司的股票增值潜力持乐观态度,他可以根据预定的转换价格将债券转换为股票。如果他不想转换,债券持有人可以继续持有债券,在还款期届满前收取本金和利息,或在流通市场出售。
今年以来,银行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热情并没有下降。《北京商报》记者发现,除厦门银行外,常熟农村商业银行、瑞丰农村商业银行和齐鲁银行也披露或更新了可转换债券计划,分别计划发行60亿元、50亿元和80亿元的可转换债券。目前,中国证监会已反馈齐鲁银行和常熟农村商业银行的可转换债券计划。
此外,从可转债上市的角度来看,东方Choice数据显示,市场上有17家银行可转债,其中成都银行和重庆银行今年新上市的可转债2家,发行总额分别为80亿元和130亿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苏州银行、杭州银行、上海银行发行总额达到400亿元,而2020年此时,银行可转债发行相对冷淡,没有上市。
在谈到可转换债券发行逐渐升温的原因时,周茂华认为,在信贷宽松、银行增加不良风险资产处置的背景下,部分银行补充资本需求大,可转换债券具有发行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从需求方面看,市场可转换债券供应不高,股市回暖也有利于提振可转换债券需求。
转股率可能会上升
银行可转换债券的期限通常为六年。根据监管规定,自银行可转换债券发行结束之日起六个月后,投资者可以选择将其转换为普通股。大多数银行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目的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此前,杭州银行管理层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他们希望随着未来股市的复苏,150亿可转换债券有望完成,提高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约1.5个百分点。
然而,从实际补充效应来看,银行可转换债券的转换率并不高。从过去上市银行股权转换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银行累计可转换债券占发行债券总额的比例接近0%,偶尔个别银行累计股权转换的比例超过0%.4%。
股权转换率不高,这意味着可转换债券补充资本的效果并不理想。周茂华认为,一些银行发行的可转换债券转换率较低,这可能与二级市场正股价格表现不佳或持续低迷以及投资者预期利润空间较小有关。同时,可转换债券补充核心资金的效率受到股权转换率的限制,银行发行可转换债券转换有一定的时间要求。一般来说,当正股价格高于转换价格时,投资者转换股票的动机就会增强。
在谈到未来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和转换趋势时,周茂华表示,一些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压力很大,股市呈现稳定和复苏趋势。未来,可转换债券的发行规模和转换率有望摆脱低迷;如果银行选择可转换债券,如果不转换股票,只有少量资金转换为资本。转换后,银行可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未来能否转换股票取决于转换价格和市场情况。从目前国内股市的稳定和回暖来看,不排除未来一些投资者选择转换股票。
如果可转换债券未能转换为股权,则无法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王红英指出,如果可转换债券不转换为股权,银行的短期负债将增加,资本将得不到更好的补充,可转换债券将无法转换为股权,形成一级资本补充。一般来说,一些地方政府会安排专项债券支持,同时,银行也可以通过发行永久债券来补充资本。
通常银行补充资本的渠道包括利润保留、优先股、固定增资、增发、增发、IPO、可转债、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其中常用的补充一级资本的工具,除可转债外,还有优先股和永续债。
容易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