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银行“直存”的生意陷阱
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贴息,银行直接存款,一年100万元存款最高可获得9万元利息……你相信这种赚钱的方式吗?《北京商业日报》记者最近发现,市场上有一些所谓的直接存款业务,由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授权,由融资顾问协调,将银行所有者的资金存入指定银行账户,以获得企业提供的贴现利息福利。在这个利益链中,银行所有者获得资金,企业折扣利息返利,然而,众所周知,这种直接存款业务早已被监管机构认定为存在非法集资、诈骗等隐患。一旦储户信任他们,他们可能会落入非法集资的陷阱。
直接存款返现的钱的规则
从5月初到现在,融资顾问张敏敏(化名)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找钱拉人。为了帮助项目方筹集资金,他每天都在用不同的关系寻找银主,银行‘直存’、专款专用、清算周期快、返利高成为他招揽客户的惯用词。
我们现在提供的存款存款期限为一年,从1万元开始,利息在前面。一年的利息将在存款后5-8个工作日内收到。本金将每年返还两次,个人可以存入团队。在张敏敏的口中,他承担的项目是一个盈利稳定、回扣可观的业务。
《北京商报》记者获悉,他提供的存款产品返利高达9%,即1万元存款一年可获得900元利息,100万元存款一年可获得9万元利息。对于如此高的返利,张敏敏解释说,因为这些存款是专门用于‘直接存款’,用户是国有企业或中央企业,贴息相对较高。
根据他的介绍,直接存款通常是指由于信用额度不足等原因,银行无法向企业发放贷款,此时,由融资顾问协调,将银主的资金存入指定银行的账户,当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时,为了获得企业提供的贴息福利。
不同于银行存款冲动往往需要100万元和1000万元的资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这种直接存款业务的起始存款门槛较低,通常在1万元左右,更容易引起储户的注意。许多储户在融资顾问的社会账户下留言,称有资金和如何参与直接存款咨询具体业务流程。许多融资顾问也渴望赚钱快钱储户主推荐直存这一业务。
在表达了处理直接存款的意愿后,金融顾问李方(笔名)为记者匹配了许多产品,她还提到,直接存款是为了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融资成本,也是一种补充信贷、安全可靠、本金和利息、无风险、企业折扣利息、高利润的创新方式。我们目前处理的所有项目都是国家战略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我们已经与银行总部开辟了渠道。我们正在征求储户的意见,以振兴银行的活期存款,并鼓励他们民间资本参与,定存一年最高贴息利息可达到8%。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底,许多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法人机构下调了一年以上的定期存款和存单利率。大部分2年期、3年期定期存款和大额存贷利率普遍下降10个基点,约4%的存款产品难以找到,为什么融资顾问能提供如此高的折扣利息?
一位融资顾问说,例如,以一家主要从事农产品业务的集团为例,该集团需要30亿元才能建立一个仓储基地,银行给予的信贷额度为10亿-15亿元,集团支持约5亿元,其余10亿元由国家补贴,另一小部分不能通过其他方式融资,因此,直接存款的利息将如此之高,因为它们都是专用的。
高级银行分析师王建辉指出,从上述模式来看,这种高折扣是不合理的,如果存款资金真的用于中央企业、国有企业,这里有一个相反的点,这类企业整体信用水平较高,贷款成本相对较低,通常不愿意支付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成本来获得资金。这些高回报和稳定回报项目的真实性仍有待调查,可能会误导储户。
认同书中隐藏的猫腻
在融资顾问口中,直接存款是对银行信贷不足的补充。《北京商报》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通过填写身份证来接受此类业务。
根据多位融资顾问提供的身份证模板,银行将在批准储户数据后将资金转入专用存款,储户需要填写身份证、住所等个人信息,并承诺在存款约定期限内不提前提取存款。
还有身份证份证明书,在详细条款中添加了此‘身份证书’柜台不接受和直接存款周期。比如存款期限为一年,银行将存款人的直接存款分为一年四期,每期退还直接存款金额的1/4,分四期退还。
根据融资顾问的介绍,参与直接存款的银行所有者需要先签署身份证,在指定银行开立账户并存款,并交出一年的使用权。在此过程中,使用资金的企业为银行所有者贴现利息。在《北京商业日报》记者获得的直接存款接受银行和配额表清单中,展示了一些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银行和单卡的受理限额在50-100万元之间,可以接受直接存款业务。
100万元‘直接存款’一年,最高利息9万元,这种异常收入是否存在潜在风险?为了消除记者的担忧,一名融资顾问声称资金将集中存款,他说,提交身份审查后,银行将将资金转移到集中存款账户和清算账户,每笔交易将受到监管,资金流动安全。
一位相关业内人士表示: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直接存款’清算行为,清算机构也从来没有接受过这种项目,这种业务是违法的。
银行家也进行了反驳。一位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表示:这种行为是社会上一些未知机构的做法,甚至是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产品无关紧要。银行办理的业务范围在监管机构规定的范围内,不存在所谓的内部业务。
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义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时指出,首先,身份证上没有银行或中介机构的印章,只是单方面的意图表达,但授权范围很广。这相当于让储户放弃了知情权。他们不清楚资金的流向,资金的安全性难以保证。其次,这种直接存款可能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银行参与和协调的,另一种是以银行的名义进行的,没有银行参与。
如果银行主导直接存款,则属于非法经营,损害国家金融贷款的正常秩序。如果以银行的名义以直接存款的形式进行,则可能涉嫌欺诈或非法集资。建议储户不要参与此类高风险交易。一旦发生争议,客户的本金将面临无法收回的风险。王德义说。
存在非法集资和欺诈风险
直存业务的隐匿传播也引起了地方监管的关注。最近,包括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巴彦彦尔金融办公室、南宁非专线、江西省预防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包括监管部门发布预警提醒储户,部分机构名称为直接存款,谎称与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合作,开展所谓的银行直接存款业务,宣传银行贴现存款支持国家大型基础设施,承诺高收入、旅游、分期返还本金,吸引公众签订协议和投资,存在非法集资、欺诈等风险。
许多地方的监管机构表示,上述行为模式更具欺骗性和混乱。请提高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不要盲目相信炒作的承诺,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谨防上当受骗。
一个地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部门人士告诉《北京商报》,目前市场上没有推荐‘直接存款’的机构,‘直接存款’也不是银行的正式存款产品,储户不应该相信。
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看来,银行和储户在这种直接存款模式下面临的重要风险是项目方的运营失败或贷款信用风险,而储户承担的本金风险较大,银行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此外,在参与过程中,不排除将资金转移到其他用途的操作风险。储户需要警惕直接存款的风险,避免受到高息回扣的诱惑。
办理银行相关业务时,应通过银行办理网点、银行官方网站、网上银行或移动银行。不要通过未知的网站、未知的链接、未知的身份人员来处理。储户应合理对待高利率回报,高回报往往意味着高风险,应参照自己的风险承受性投资。股份制银行的相关人士说。
对于储户来说,应该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严格将投资和储蓄分开。王建辉提醒说,储蓄在国家金融政策框架内,利率水平有相应的规定。随着利率水平的上升,风险程度也随之上升。如果存款用户想要高利率,存款期限将更长或更高。储户应高度警惕此类直接存款业务,并尽量保持谨慎。
网贷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