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出手!调降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至8%,有何影响?
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迎来今年首次调整。4月25日,根据央行官方网站,为提高金融机构外汇资金使用能力,央行决定从2022年5月15日起,将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9%下调至8%。
由于人民币连日贬值,央行此时经营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也引发热议。据悉,4月份,4月份,央行经营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9-224个交易日内,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多月后回归6.5时代。
具体来说,4月25日上午,人民币汇率延续上周贬值趋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单日下调300多个基点,触及6.49关口。在岸和离岸人民币继续贬值美元汇率,在岸人民币日内跌破6.572021年4月以来,关口首次跌破离岸人民币;6.60这是2020年11月以来首次关口。
央行根据市场情况适当调整外汇存款准备金工具,增加外汇供应,调整外汇供求,促进市场平衡,释放外汇市场稳定信号,避免市场超调。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央行提前进行预调微调,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根据2021年底中国外汇存款余额9969亿美元,央行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左右96.7流动性为1亿美元。
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是指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支付的外汇存款准备金与吸收外汇存款的比率,也是中央银行调整外汇市场供求的重要工具之一。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释放外币流动性,市场外汇供应增加,外汇贬值,人民币升值。
央行降低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消息传出后,岸边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短期上升。Wind数据显示,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6.60升值至6.57,升值近300个基点;在岸人民币对美元也从美元开始6.56升值至6.53,同样升值近300个基点。
随后,离岸、在岸人民币对美元略有贬值,截至4月25日21时20分,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报告6.5915,日内跌幅为0.98%;在岸人民币对美元的报告6.5604,日内跌幅为1.12%。
北京商报记者获悉,2021年,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屡创新高。在此背景下,央行还分别于2021年5月和12月两次提高了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5%提高到9%。
自2022年3月中旬以来,美联储不断发布鹰派信号,美元指数继续上升,人民币贬值压力显现,甚至是自12年以来首次出现中美利差倒挂。当人民币持续贬值引起跨境资本外流的担忧时,监管机构将采取哪些工具来稳定汇率预期,市场猜测。
在4月22日举行的2022年第一季度外汇收支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发言人王春英表示,美联储加息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影响变量,但根本因素是其宏观基本面和市场基础。就中国而言,近年来,中国外汇市场的弹性不断增强,有基础和条件适应美联储的政策调整。
中国银行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关涛告诉《北京商业日报》,人民币汇率最近有所调整,但外汇市场总体稳定,未来仍需要密切关注和警惕美联储超出预期收紧的人民币汇率趋势。
关涛指出,只要最近国内疫情蔓延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宏观政策及时,经济复苏前景明朗,市场信心恢复,外资随时可能回来。保持汇率政策的灵活性对增强外国投资者的信心非常重要。
在谈到下一阶段人民币汇率走势时,周茂华认为,国内经济困难及时出台政策,经济有望在合理范围内运行;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定的基调;外贸有足够的弹性。从趋势来看,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不会改变稳定运行模式,人民币有望在平衡水平附近强劲双向波动;从中长期来看,中国金融服务市场潜力巨大,中国经济长期良好发展趋势将为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提供根本支撑。
王春英还在会议上强调,下一步,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定的货币政策,提高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外汇局还将密切关注外汇市场形势,加强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引导跨境资本有序流动,处理内外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平衡水平上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