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转战”同业存单
民营银行正在通过发行银行间存单来缓解一些债务方面的压力。4月12日,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19家民营银行中有12家披露了2022年银行间存单发行计划。与2021年的数据相比,8家银行的备案额度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更多的银行的备案额度增加了177%以上,另一家银行在2021年没有发行计划,今年加入了计划发行的行列。近年来,随着周期性付息等高息存款方式的停止和多家银行互联网存款限制,民营银行的债务方面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银行间存单的发行需求也更加旺盛。然而,银行间存单只能短期补充资金来源。分析人士表示,从长远来看,如何加强自营渠道建设,进行差异化经营已成为民营银行必须面对的问题。
计划发行额度分化 多家银行同期上调
4月12日,北京商报记者发现,19家民营银行中有12家披露了2022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总发行额度达到2173.3亿元。
所谓银行间存单,是指存款金融机构在全国银行间市场发行的。记账定期存款凭证,存款金融机构可以在当年发行备案金额内确定各银行间存单的发行金额和期限。从备案发行金额来看,民营银行差异较大。2022年,浙江网商银行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计划发行金额已超过100亿元,分别为832亿元和800亿元,而梅州客商银行和福建华通银行计划发行金额为10亿元和6.8亿元。
银行间存单的发行规模主要受银行负债、监管政策、宏观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谈到私人银行申请银行间存单发行的原因,光大银行金融市场分析师周茂华认为,作为银行间负债的重要工具之一,私人银行增加银行间存单发行,可以解决债务压力,部分私人银行融资渠道相对狭窄,可以通过银行间存单债务提高信贷能力;第二,考虑到债务成本,央行保持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市场利率低,也吸引私人银行发行银行间存单;另一方面,一些银行增加银行间负债,为宽信贷储备弹药。
与2021年银行间存单发行计划相比,《北京商业日报》记者注意到,12家私人银行披露了2022年发行计划,8家备案金额较去年同期增加,梅州商业银行2021年无银行间存单发行计划,2022年计划发行10亿元。
在8家银行间存单发行计划增加的民营银行中,浙江网商银行增速较快,备案金额较上年增加177.33%、武汉中邦银行、温州民商银行2022年计划发行额度分别为75亿元、56亿元,同比增长50%和36.59%。
对于银行间存单计划发行额度增加的原因,浙江银行回应北京商业日报记者表示,计划发行量较前几年增加,是在疫情经济环境下做好充分准备,丰富债务来源,多渠道资金,提高银行服务小微客户的能力,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复苏。银行还表示,计划发行额度为832亿元,而不是实际发行额度,具体发行量将根据实际需求和市场情况动态调整。
事实上,计划发行量与实际发行量之间的差异并不少见。例如,虽然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在2021年有700亿元的银行间存单发行额度,但最终没有发行。北京商报记者就2021年备案但未发行银行间存单的原因咨询了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不方便回复。
谈到银行间存单的发行期限和余额处理,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所所长王红英表示,银行根据自身情况,评级标准申请银行间存单的发行规模和金额,经有关监管部门批准后,可以在批准的金额内使用。一般来说,银行间存单的最长发行期限不超过一年,银行2021年未使用,第二年继续使用,需要再次申请。
《北京商业日报》记者注意到,2022年银行间存单发行计划披露较早的银行已开始陆续发行。例如,2022年天津金城银行备案发行额度为62亿元,已发行80多期,最新发行计划发行金额为1亿元,期限为6个月,参考收益率为3.32%。
吸储压力上升 负债端难题何解?
近年来,随着周期付息、档案计息等形式的高息存款被暂停,部分民营银行的互联网存款受到限制,部分民营银行的负债端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银行间存单的发行需求也更加旺盛。
2021年1月15日,中国银行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央行发布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的通知》,明确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业务。此后,银行通过互联网渠道开展存款业务受到限制。
那么,增加银行间存单的发行能否缓解部分银行负债端的压力呢?王红英表示,结合新冠肺炎疫情背景,国家对部分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资产侧对信贷的需求仍有足够的增长空间,但民营企业自身的声誉和经营范围的限制使得通过市场化存款扩大债务越来越困难,因此发行银行间存单获得低成本融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债务侧与资产侧的结构失衡。
不过,王红英还指出,同业存单的最高期限通常是一年,而且贷款往往是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如果银行盲目扩大银行间存单的资金规模,也会导致债务与资产方面的结构性失衡。因此,银行间存单等银行间借贷方式只是商业银行补充债务的来源,不能作为主要融资手段。建议民营银行结合区域地方经济发展特点,通过综合服务为当地客户服务。
银行间存单只能短期补充资金来源。从长远来看,如何加强自营渠道建设和差异化经营已成为民营银行需要面对的问题。周茂华认为,目前,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金融脱媒因素的影响,民营银行正在融资一些民营银行网点、品牌优势不明显;但也有优势,如鼓励民营银行拓宽融资渠道、资本市场发展、门槛降低、渠道拓宽、工具逐步丰富等。数字金融的发展为一些中小银行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私人银行的规模和债务压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高息存款和停止互联网存款对私人银行有一定的影响,但后来银行应该找到自己的债务渠道来补充资金来源。一家私人银行的相关负责人透露,该行常用的存款吸收方式是深入培育当地,通过促销活动,丰富产品内容,加强自营渠道建设,此外,该行通过销售理财这样既增加了中间收入,又丰富了产品,拓宽了客户来源。
中关村银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业日报》采访时也表示,限制互联网存款对私人银行来说是一个挑战和机遇。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私人银行在网点、品牌、价格等方面没有竞争优势,考验银行特色、准确、个性化、敏捷的客户服务能力和技术授权能力,帮助科技创新企业,特别是硬技术企业解决真正的痛点。在机遇方面,银行可以通过投资和贷款联动与早期科技创新企业的客户建立密切的联系,企业的后续轮换融资和上市募集资金将成为银行负债的重要来源。
容易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