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人”注意了!网络借贷领域失信再迎强惩戒信号,有哪些影响
关于信用体系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文件。3月30日,《北京商业日报》记者注意到,国务院办公厅于3月29日发布了《关于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引起了热烈讨论。
其中,《意见》提到的加强对网上借贷领域失信行为的处罚在微博热门搜索名单上。一些金融从业者认为,目前提交信用调查系统和罚款利息的处罚手段对决定不偿还贷款的用户有限。监管释放强有力的监管信号,不仅可以巩固以往网上借贷领域的失信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而且有望在未来形成更大的威慑处罚。
当前失信惩戒威慑力有限
网上借贷一直是金融失信的高发领域。在网上交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无法核实借贷双方的信用,容易出现高利贷、非法集资、逃债等问题。自2018年以来,除持牌金融机构向央行征信系统报送逾期贷款信息外,监管部门还对P2P网贷对逃废债务的处罚也采取了报送征信系统等措施。
如何规范网上借贷失信一直是金融机构的考题。3月30日,《北京商报》记者也向多家金融借贷机构了解了这一问题。从平台反馈的信息来看,提交信用调查系统和罚息仍然是目前最常见的威慑手段。
一家开展贷款援助业务的机构告诉《北京商业日报》,对于不诚实的用户,该平台将在逾期收集初期通知用户,并提醒他们将逾期信息提交给信用调查系统,但对长期逾期用户的影响有限。
逾期客户信息送的逾期客户信息,是我们主要资金方提交的逾期客户信息银行自己提交。不同的投资者提交时间不同,有的逾期一天,有的半个月提交一次。一般逾期M1(即逾期3个月内)阶段将报告。上述机构指出,对用户的处罚仍按合同收取罚息。
个人信用信息逾期记录后,其正常金融贷款服务将无法使用,甚至可能进一步面临限制高消费的惩罚。一位金融从业者指出,对于一些决定不偿还贷款的用户来说,这种惩罚很难形成真正的威慑力。此外,金融机构无权惩罚用户。如果门槛太高,会增加客户投诉,不利于机构运营。
在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晓瑞看来,网上借贷领域涉及的企业主体非常多样化,只有部分资格接入央行信用调查系统;另一方面是技术对接,一些机构没有做好相关的技术对接工作。
冰鉴科技高级研究院研究员王诗强指出,网上借贷的一大特点是金额小,涉及金额小,涉及网上借贷。借款人多,如果金融机构采取司法诉讼的处罚方式,很容易提高运营成本。除了向央行信用调查中心报告外,金融机构可以采取的措施相对有限,这也导致许多借款人无所畏惧,故意控制贷款金额,逾期不还款。
监管部门发出强有力的整改信号
未来,网上借贷领域的不诚实的人可能会面临更强的惩罚机制。在3月29日发布的《意见》中,明确强调加强对网上借贷领域不诚实的惩罚。
在以坚实的信用基础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部分,提出加强市场信用约束,充分发挥信用在金融风险识别、监测、管理、处置中的作用,建立健全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风险防范和解决机制。
支持金融机构和信用调查,评级等机构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加强跟踪、监测和预警,完善市场化的风险分担、缓释和补偿机制。加强对网上借贷领域失信行为的处罚。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对资不抵债、失去清偿能力的企业依法破产重组或者清算,探索建立企业强制退出制度。
此外,《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意见》还提到了信用融资服务和产品的创新。普惠金融,扩大信用贷款规模化,解决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问题,规范消费信贷发展。
在苏晓瑞看来,信用环境建设主要基于数字经济的十四五新阶段,再次提到加强网络借贷领域的处罚,可以巩固网络借贷领域的处罚,可以促进网络借贷领域建立良好的信用氛围,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借款人失信对金融业的发展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弥补坏账逾期,金融机构将改善坏账。贷款利率、降低贷款规模等。如果不加大处罚力度,就是纵容失信行为,变相惩罚守信行为。王诗强说。
王石强还补充说,加强对网上借贷领域不诚实的惩罚,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逾期率,督促金融机构降低融资利率,增加贷款规模,有利于缓解个人和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和昂贵。
逐一打破信用市场乱象
需要注意的是,在信用调查系统对不诚实用户形成一定的约束力后,围绕不诚实用户的信用调查问题,市场衍生出一批名为信用调查修复、信用调查粉饰的非法行业,严重干扰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市场秩序。
此外,在因失信无法享受市场正规金融贷款服务后,一些有资金使用需求的用户转向非法使用网贷平台,向非法网上贷款,最终越陷越深。这类平台往往以不看信用调查为噱头,吸引用户借钱。但事实上,在资金来源、贷款利率等方面存在也加剧了金融市场的非法风险。
信用调查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监管部门还出台了多项政策,形成有效的信用监管和健全的信用机制。3月30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重点开展征信修复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在2022年6月30日前清理这类以征信修复为旗号作弊的市场主体。
王诗强表示,目前各领域,特别是保险和信贷领域的团伙欺诈发生率较高,网上借贷是欺诈犯罪的多发区。信用社会建设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需要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共同努力建设高质量的社会信用体系,打破当前市场的混乱。
针对如何加强对网上借贷领域失信行为的处罚,苏晓瑞指出,一是要不断完善相关机制,通过规范失信名单等方式加强失信信息联通,限制更多领域失信人员;二是要明确处罚标准,形成威慑作用,兼顾相关救济机制,在加强失信处罚的同时保护公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王石强建议,首先,加强和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建立黑名单数据库。二,引导金融科技公司和人工智能公司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识别各种网上借贷犯罪活动,加强与法院、公安问题,金融机构应加强与法院、公安合作,加强对逾期不归还客户的司法诉讼的处罚,尽可能将更多不诚实人员列入黑名单,形成更大的威慑处罚。
网贷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