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如何助力“新市民”安居乐业
在政策的大力号召下,许多地方中小企业银行正在积极布局新公民的金融服务。4月13日,《北京商业日报》记者发现,大连银行、厦门国际银行、齐鲁银行、济宁银行、商业银行、中原银行等银行已宣布服务新公民计划措施,包括特殊消费或创业贷款、增加对吸纳更多新市民就业企业的支持,降低首付比例,提供房贷优惠利率等。然而,新公民群体普遍具有缺乏信用评级和不完整资格的特点。如何解决中小银行的潜在信用风险,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大银行形成错位竞争,也成为服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点。
多家中小银行推出新市民服务方案
中小型银行最近发布了服务新公民的措施。据《北京商业日报》记者4月13日不完全统计,大连银行、厦门国际银行、齐鲁银行、济宁银行、商业银行、中原银行等披露服务计划,为新公民提供创业就业、住房贷款等优惠。
新市民主要是指因自身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城镇常住、未取得当地户籍或取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农民工、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据了解,目前这类人群约有3亿,如何让3亿新市民在异地安居乐业成为热门话题。
在金融服务方面,目前,针对新市民的创业就业问题,中小银行推出了独家创业贷款。例如,齐鲁银行依托政府担保贴息政策,推出新市民创业贷款,降低贷款融资成本;利用创业担保中心推广新市民创业担保贷满足新公民的创业融资需求。在新公民就业方面,一些中小银行通过加强对更多地区和行业的财政支持,帮助新公民就业。
对于新公民最关心的住房和住房领域,许多中小型银行通过降低新公民的首付比例和抵押贷款优惠利率提供财政支持。例如,大连银行提供独家抵押贷款优惠,新公民符合首次抵押贷款标准,大连银行申请个人住房贷款可基于当前抵押贷款最低价格优惠5个基点,提前还款免预约免违约金;中原银行推出郑州新公民专项住房抵押贷款产品——郑好家,对符合条件的新公民,在市区购买第一套住房,减少30天贷款利息;同时,围绕经济适用房租赁市场,探索住房租赁金融服务的新模式。
莱商银行还在服务措施中提到,要适当降低新市民首付比例,提供专属房贷优惠利率。4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致电莱商银行咨询新市民购房优惠政策。该行一位房贷经理表示,尚未收到具体优惠通知。目前,该行一手房首付比例最低为20%,二手房首付比例最低为25%,首套房贷利率为5.0%,二套房贷利率为5.2%,与其他银行利率一致。
在消费信贷方面,厦门国际银行推出了新市民专属消费贷款新市民贷,应该贷款额度最高可达20万元,利率(单利)最低可达7%,为非本地、白户等融资困难的新市民提供信贷支持,可在线办理。北京商报记者查询厦门国际银行移动银行App发现该行新市民贷尚未上线。
在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陈明轩认为,在创业就业方面,中小银行新公民的财政支持措施有助于促进当地市场经济活力,提高当地产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激发各行业发展势头,促进共同繁荣;在住房方面,新公民计划中经济适用房增加、抵押贷款利率优惠措施表明住房投机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使新公民能够更快地融入城市生活,增加安全感,也有利于改善中小银行贷款业务增长。
注重本地化,提供小额低利率信贷服务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数亿农村人口通过就业和学习转移到城镇,成为当地的新公民。为了做好新公民的金融服务,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央银行于3月4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新公民金融服务的通知》,鼓励银行和保险机构做好工作 新公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提供金融服务。此后,河南、北京、宁波、重庆、广东、山西、山东等地的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局发布了相关文件,要求该地区金融机构为新公民服务。
政策鼓励,许多中小型银行也采取了行动,但在实际服务新公民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难。陈明轩告诉《北京商业日报》,新公民群体一般具有缺乏信用水平、资格不完整等特点,金融风险意识普遍较弱,个人潜在信用风险较大。针对潜在风险,陈明轩建议中小型银行应有效利用技术手段帮助银行防范风险。例如,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模型控制,实施客户白名单制度,优化银行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提高贷款风险控制能力。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潘和林也指出,银行仍应具有风险控制意识,不能抛开风险控制和市场规则。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利用数字技术打开局面,实时监控贷款企业的资本流动管理,监控抵押品的安全。通过技术互信,在银行和新公民之间建立互信。
与此同时,《北京商业日报》记者注意到,新公民本身也覆盖了广泛的群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北京800多万新公民呈现出两端集中的特点,一端集中在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一端集中在物流、家政等服务业,对细分群体和细分产业的需求不同。
那么,中小型银行如何根据不同新公民的需求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呢?零一研究所所长于白城认为,如果城市站稳脚跟,寻求发展是新公民的根本需求,那么新公民金融服务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发展的基础;金融服务应贯穿新公民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前端到城市找工作,到生活消费,再到婚姻和孩子,以及未来儿童教育和医疗保险。
目前,邮政储蓄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也出台了服务新公民的相关措施。中小银行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关注新公民金融服务,与大银行形成错位竞争?
陈明轩表示,科技赋能业务的基本面是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小银行应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专攻某一群体,提供优质服务。例如,一些银行在农村金融发展方面有特色业务,可以围绕农民工提供特殊的优惠贷款服务。同样,与大型银行的错位竞争首先是充分结合自身的商业优势和地方特色,形成商业壁垒。此外,通过尽可能多的合并、重组和整合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
一方面,中小型银行仍应注重本地化服务,这是中小型银行现阶段的基本板块,另一方面,开展在线业务,以获得用户增量。潘和林认为,但在商业模式上,中小型银行需要与大型银行错位竞争。例如,大型银行更注重高信贷,如抵押贷款和公司信贷,因此中小型银行可以额、低利率的信贷业务。此外,中小银行还可以通过降低金融服务报价来培育市场。
容易查大数据